有點兒皮,血壓要坐“過山車”!
- 分類:產品新聞
- 作者:
- 來源:
- 發布時間:2018-10-08
- 訪問量:
【概要描述】 ? ? 管管你調皮的血壓 ? ? ? 有一種病被稱為“安靜的殺手",患病后可能沒有癥狀,患者通常不會主動尋求檢測與治療。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,它正剝奪越來越多人的健康,它就是[高血壓]。 雖然發病率較高,但高血壓的知曉率,治療率和控制達標率都令人擔憂。近年來,高血壓發病人群還有年輕化趨勢。 10月8日是全國高血壓日,專家,提醒你高血壓對身體的損傷,教你管好調皮的血壓。 ? ? ? ? ? 為什么你的血壓比別人高? ? ? ? ? 按我國現行標準,血壓超過140/90毫米汞柱即視為高血壓。國家心血管中心發布的一項歷時4年(2012~2015年)的調查顯示,我國高血壓知曉率,控制率和達標率分別為46.9%40.7%和15.3%別以為自己的血壓很正常,下面9道題,自查你是不是“高血壓候選人",符合條數越多患病風險越大。 ? ? ? ? 年齡 ? ? ? ? 40歲以上人群的高血壓發病率是15~39歲時的3.4倍。 ? ? ? ? ? 遺傳 ? ? ? ? 高膽固醇家族史尤其要注意。 ? ? ? ? ? 性別 ? ? ? 男性風險高于女性。 ? ? ? ? 超重 ? ? ? 特別是腹部臀部大腿脂肪多的人。 ? ? ? ? 高鹽飲食 ? ? ? 飲食過咸是導致高血壓的重要原因。 ? ? ? ? 愛喝酒 ? ? ? 酗酒者的血壓比不喝酒者平均高出4毫米汞柱。 ? ? ? ? ? 壓力過大 ? ? ? ? 精神緊張是高血壓發病的重要誘因。 ? ? ? ? 缺乏運動 ? ? ? 缺乏運動易導致肥胖,心臟長期負擔過重誘發左心肥厚,血壓升高。 ? ? ? ? 長期服藥 ? ? ? 特別是抗過敏藥或激素類藥物。 ? ? ? ? ? 高血壓牽連出五種病 ? ? ? 高血壓存在“三高"的特點,即患病率高死亡率高殘疾率高。發現高血壓后,如不把血壓控制在合理范圍內,會使全身健康受損。 腦卒中 研究發現,80%的腦卒中和高血壓相關。如把血壓降下來,可使腦卒中發生率降低35%~40%。 心梗 高血壓是冠心病重要危險因素。約50%冠心病患者合并有高血壓。如將血壓控制在合理范圍,可使心梗概率降低14%。心力衰竭患者中,91%有高血壓,控好血壓可使發生率降低55%. ? 腎動脈硬化 血壓長期升高會引起腎動脈硬化,進而發展為腎硬化,導致腎功能損害。腎功能損害反過來又會使血壓進一步升高,形成惡性循環。 眼底病變 高血壓患者中,約70%會發生眼底病變,嚴重者甚至失明。 分娩風險 孕婦如有高血壓,將面臨巨大分娩風險,嚴重時甚至可造成孕婦和新生兒死亡。 值得警惕的是,高血壓近些年還有發病年輕化的趨勢。這和當下年輕人的生活方式有很大關系,很多40歲左右的患者普遍肥胖,喜歡吸煙喝酒,應酬多,工作壓力大,經常熬夜。 高血壓發病年齡越早,血壓水平越高,持續時間越長,對身體損傷越大,因此年輕人更不能掉以輕心。 ? ? ? ? ? ? 7個原因讓血壓坐“過山車” ? ? ? ? 有些人的血壓忽高忽低,像是坐過山車。通常來說,有以下幾個因素會直接影響到血壓。 1.氣候變化 血壓隨天氣的冷熱變化而波動,高血壓患者的波動其大。天氣逐漸轉暖,血壓有逐漸下降的趨勢;天氣逐漸轉冷,血壓逐漸升高。 2.晝夜節律 受睡眠與活動的影響,睡眠時血壓下降,活動時血壓上升。清晨睡醒前血壓快速升高,清晨6~9點,當交感神經功能狀況從抑制轉向興奮時,血壓達到或者接近最高峰,這種現象稱為。血壓晨峰。 3.身體狀態 運動、飽餐、激動、大便時血壓都可能升高;休息、安靜、心平氣和時血壓平穩正常。需要提醒的是,對血壓的過度關注,每日頻繁自測血壓,也會導致血壓明顯波動。 4.工作活動 一般來說,腦力勞動者高血壓發病率高于體力勞動者,工作壓力大,可能引起血壓升高,長期如此者高血壓發病率較高。 5.生活方式 吸煙、飲酒、攝鹽超標等都不利于血壓健康。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易引發超重或肥胖,進而增加患高血壓的風險。 6.藥物 藥物性高血壓是由藥物引起的血壓升高,這些藥包括·糖皮質激素、口服避孕藥、麻黃素等。長期大劑量使用激索可引發藥物性高血壓。 7.其他 站立時血壓高于仰臥,以保證頭部血液供應;進餐時血壓通常也上升,以保證消化需要。 ? ? ? ? ? ? 8個細節幫你穩住血壓 ? ? ? 專家強調,高血壓患者一定要遵醫囑定時服藥。除此之 外,以下幾個生活細節,也有助于保持血壓健康。 1.定期監測血壓 家庭自測血壓正常值應小于135/85毫米汞柱,非同一天測量,3次超標需及時就醫。在高血壓的控制上,一般人群應以140/90毫米汞柱為目標,高齡老人則可放寬到150/90毫米汞柱。55歲以上或更年期女性,有高血壓家族史的人群應該每半年監測一次。 2.清淡飲食 飲食上不要大魚大肉,注意清淡一些,每天鹽攝入量控制在6克以下,吃油量在25~30克之間。豬肉等紅肉高鹽的腌制食品應限量,甜食和糖果盡量不吃。 3.每天睡夠7~8小時 睡眠質量也很重要,常失眠早醒,打鼾的人,應去呼吸科或睡眠科就診。 4.提防“隱形鹽” 醬油、黃醬、腐乳等調味品含鹽量高;臘肉、奶酪、火腿、榨菜也都含鹽;話梅、薯片、椒鹽、花生等零食均是含鹽食物。 買食品時看下食品包裝上的營養成分表,“NRV%"超過30%就要少買少吃。 5.控制體重 體質指數(BMI=體重(千克)+身高的平方(米的平方))盡可能保持在19~24之間。 6.補點鉀 適當吃些鉀含量較高的食物有助于降低血壓,還能降低高血壓患者發生中風的風險。建議多吃香蕉桃子,西瓜紅薯,菠菜,土豆等。 7.喝杯茶或咖啡 適量喝咖啡,有助于降低心腦血管病風險;每天喝一杯茶, 也有助于降血壓。 8.抽空多走走 慢跑5分鐘,散步5分鐘交替進行,可軟化血管。建議利用零散時間鍛煉,如出門少開車,多步行一會:養成晚飯后溜達一圈的習慣。 ? ? ? 聲明:本文推送的健康養生資訊,涉及的中藥處方,建議咨詢中醫師后服用,可做相應調整。本文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,如有侵權,請聯系后臺刪除。
有點兒皮,血壓要坐“過山車”!
【概要描述】
?
?
管管你調皮的血壓
?
?
?
有一種病被稱為“安靜的殺手",患病后可能沒有癥狀,患者通常不會主動尋求檢測與治療。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,它正剝奪越來越多人的健康,它就是[高血壓]。
雖然發病率較高,但高血壓的知曉率,治療率和控制達標率都令人擔憂。近年來,高血壓發病人群還有年輕化趨勢。
10月8日是全國高血壓日,專家,提醒你高血壓對身體的損傷,教你管好調皮的血壓。
?
?
?
?
?
為什么你的血壓比別人高?
?
?
?
?
按我國現行標準,血壓超過140/90毫米汞柱即視為高血壓。國家心血管中心發布的一項歷時4年(2012~2015年)的調查顯示,我國高血壓知曉率,控制率和達標率分別為46.9%40.7%和15.3%別以為自己的血壓很正常,下面9道題,自查你是不是“高血壓候選人",符合條數越多患病風險越大。
?
?
?
?
年齡
?
?
?
?
40歲以上人群的高血壓發病率是15~39歲時的3.4倍。
?
?
?
?
?
遺傳
?
?
?
?
高膽固醇家族史尤其要注意。
?
?
?
?
?
性別
?
?
?
男性風險高于女性。
?
?
?
?
超重
?
?
?
特別是腹部臀部大腿脂肪多的人。
?
?
?
?
高鹽飲食
?
?
?
飲食過咸是導致高血壓的重要原因。
?
?
?
?
愛喝酒
?
?
?
酗酒者的血壓比不喝酒者平均高出4毫米汞柱。
?
?
?
?
?
壓力過大
?
?
?
?
精神緊張是高血壓發病的重要誘因。
?
?
?
?
缺乏運動
?
?
?
缺乏運動易導致肥胖,心臟長期負擔過重誘發左心肥厚,血壓升高。
?
?
?
?
長期服藥
?
?
?
特別是抗過敏藥或激素類藥物。
?
?
?
?
?
高血壓牽連出五種病
?
?
?
高血壓存在“三高"的特點,即患病率高死亡率高殘疾率高。發現高血壓后,如不把血壓控制在合理范圍內,會使全身健康受損。
腦卒中
研究發現,80%的腦卒中和高血壓相關。如把血壓降下來,可使腦卒中發生率降低35%~40%。
心梗
高血壓是冠心病重要危險因素。約50%冠心病患者合并有高血壓。如將血壓控制在合理范圍,可使心梗概率降低14%。心力衰竭患者中,91%有高血壓,控好血壓可使發生率降低55%.
?
腎動脈硬化
血壓長期升高會引起腎動脈硬化,進而發展為腎硬化,導致腎功能損害。腎功能損害反過來又會使血壓進一步升高,形成惡性循環。
眼底病變
高血壓患者中,約70%會發生眼底病變,嚴重者甚至失明。
分娩風險
孕婦如有高血壓,將面臨巨大分娩風險,嚴重時甚至可造成孕婦和新生兒死亡。
值得警惕的是,高血壓近些年還有發病年輕化的趨勢。這和當下年輕人的生活方式有很大關系,很多40歲左右的患者普遍肥胖,喜歡吸煙喝酒,應酬多,工作壓力大,經常熬夜。
高血壓發病年齡越早,血壓水平越高,持續時間越長,對身體損傷越大,因此年輕人更不能掉以輕心。
?
?
?
?
?
?
7個原因讓血壓坐“過山車”
?
?
?
?
有些人的血壓忽高忽低,像是坐過山車。通常來說,有以下幾個因素會直接影響到血壓。
1.氣候變化
血壓隨天氣的冷熱變化而波動,高血壓患者的波動其大。天氣逐漸轉暖,血壓有逐漸下降的趨勢;天氣逐漸轉冷,血壓逐漸升高。
2.晝夜節律
受睡眠與活動的影響,睡眠時血壓下降,活動時血壓上升。清晨睡醒前血壓快速升高,清晨6~9點,當交感神經功能狀況從抑制轉向興奮時,血壓達到或者接近最高峰,這種現象稱為。血壓晨峰。
3.身體狀態
運動、飽餐、激動、大便時血壓都可能升高;休息、安靜、心平氣和時血壓平穩正常。需要提醒的是,對血壓的過度關注,每日頻繁自測血壓,也會導致血壓明顯波動。
4.工作活動
一般來說,腦力勞動者高血壓發病率高于體力勞動者,工作壓力大,可能引起血壓升高,長期如此者高血壓發病率較高。
5.生活方式
吸煙、飲酒、攝鹽超標等都不利于血壓健康。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易引發超重或肥胖,進而增加患高血壓的風險。
6.藥物
藥物性高血壓是由藥物引起的血壓升高,這些藥包括·糖皮質激素、口服避孕藥、麻黃素等。長期大劑量使用激索可引發藥物性高血壓。
7.其他
站立時血壓高于仰臥,以保證頭部血液供應;進餐時血壓通常也上升,以保證消化需要。
?
?
?
?
?
?
8個細節幫你穩住血壓
?
?
?
專家強調,高血壓患者一定要遵醫囑定時服藥。除此之
外,以下幾個生活細節,也有助于保持血壓健康。
1.定期監測血壓
家庭自測血壓正常值應小于135/85毫米汞柱,非同一天測量,3次超標需及時就醫。在高血壓的控制上,一般人群應以140/90毫米汞柱為目標,高齡老人則可放寬到150/90毫米汞柱。55歲以上或更年期女性,有高血壓家族史的人群應該每半年監測一次。
2.清淡飲食
飲食上不要大魚大肉,注意清淡一些,每天鹽攝入量控制在6克以下,吃油量在25~30克之間。豬肉等紅肉高鹽的腌制食品應限量,甜食和糖果盡量不吃。
3.每天睡夠7~8小時
睡眠質量也很重要,常失眠早醒,打鼾的人,應去呼吸科或睡眠科就診。
4.提防“隱形鹽”
醬油、黃醬、腐乳等調味品含鹽量高;臘肉、奶酪、火腿、榨菜也都含鹽;話梅、薯片、椒鹽、花生等零食均是含鹽食物。 買食品時看下食品包裝上的營養成分表,“NRV%"超過30%就要少買少吃。
5.控制體重
體質指數(BMI=體重(千克)+身高的平方(米的平方))盡可能保持在19~24之間。
6.補點鉀
適當吃些鉀含量較高的食物有助于降低血壓,還能降低高血壓患者發生中風的風險。建議多吃香蕉桃子,西瓜紅薯,菠菜,土豆等。
7.喝杯茶或咖啡
適量喝咖啡,有助于降低心腦血管病風險;每天喝一杯茶,
也有助于降血壓。
8.抽空多走走
慢跑5分鐘,散步5分鐘交替進行,可軟化血管。建議利用零散時間鍛煉,如出門少開車,多步行一會:養成晚飯后溜達一圈的習慣。
?
?
?
聲明:本文推送的健康養生資訊,涉及的中藥處方,建議咨詢中醫師后服用,可做相應調整。本文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,如有侵權,請聯系后臺刪除。
- 分類:產品新聞
- 作者:
- 來源:
- 發布時間:2018-10-08 18:14
- 訪問量:
管管你調皮的血壓
有一種病被稱為“安靜的殺手",患病后可能沒有癥狀,患者通常不會主動尋求檢測與治療。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,它正剝奪越來越多人的健康,它就是[高血壓]。
雖然發病率較高,但高血壓的知曉率,治療率和控制達標率都令人擔憂。近年來,高血壓發病人群還有年輕化趨勢。
10月8日是全國高血壓日,專家,提醒你高血壓對身體的損傷,教你管好調皮的血壓。
為什么你的血壓比別人高?
按我國現行標準,血壓超過140/90毫米汞柱即視為高血壓。國家心血管中心發布的一項歷時4年(2012~2015年)的調查顯示,我國高血壓知曉率,控制率和達標率分別為46.9%40.7%和15.3%別以為自己的血壓很正常,下面9道題,自查你是不是“高血壓候選人",符合條數越多患病風險越大。
年齡
40歲以上人群的高血壓發病率是15~39歲時的3.4倍。
遺傳
高膽固醇家族史尤其要注意。
性別
男性風險高于女性。
超重
特別是腹部臀部大腿脂肪多的人。
高鹽飲食
飲食過咸是導致高血壓的重要原因。
愛喝酒
酗酒者的血壓比不喝酒者平均高出4毫米汞柱。
壓力過大
精神緊張是高血壓發病的重要誘因。
缺乏運動
缺乏運動易導致肥胖,心臟長期負擔過重誘發左心肥厚,血壓升高。
長期服藥
特別是抗過敏藥或激素類藥物。
高血壓牽連出五種病
高血壓存在“三高"的特點,即患病率高死亡率高殘疾率高。發現高血壓后,如不把血壓控制在合理范圍內,會使全身健康受損。
腦卒中
研究發現,80%的腦卒中和高血壓相關。如把血壓降下來,可使腦卒中發生率降低35%~40%。
心梗
高血壓是冠心病重要危險因素。約50%冠心病患者合并有高血壓。如將血壓控制在合理范圍,可使心梗概率降低14%。心力衰竭患者中,91%有高血壓,控好血壓可使發生率降低55%.
腎動脈硬化
血壓長期升高會引起腎動脈硬化,進而發展為腎硬化,導致腎功能損害。腎功能損害反過來又會使血壓進一步升高,形成惡性循環。
眼底病變
高血壓患者中,約70%會發生眼底病變,嚴重者甚至失明。
分娩風險
孕婦如有高血壓,將面臨巨大分娩風險,嚴重時甚至可造成孕婦和新生兒死亡。
值得警惕的是,高血壓近些年還有發病年輕化的趨勢。這和當下年輕人的生活方式有很大關系,很多40歲左右的患者普遍肥胖,喜歡吸煙喝酒,應酬多,工作壓力大,經常熬夜。
高血壓發病年齡越早,血壓水平越高,持續時間越長,對身體損傷越大,因此年輕人更不能掉以輕心。
7個原因讓血壓坐“過山車”
有些人的血壓忽高忽低,像是坐過山車。通常來說,有以下幾個因素會直接影響到血壓。
1.氣候變化
血壓隨天氣的冷熱變化而波動,高血壓患者的波動其大。天氣逐漸轉暖,血壓有逐漸下降的趨勢;天氣逐漸轉冷,血壓逐漸升高。
2.晝夜節律
受睡眠與活動的影響,睡眠時血壓下降,活動時血壓上升。清晨睡醒前血壓快速升高,清晨6~9點,當交感神經功能狀況從抑制轉向興奮時,血壓達到或者接近最高峰,這種現象稱為。血壓晨峰。
3.身體狀態
運動、飽餐、激動、大便時血壓都可能升高;休息、安靜、心平氣和時血壓平穩正常。需要提醒的是,對血壓的過度關注,每日頻繁自測血壓,也會導致血壓明顯波動。
4.工作活動
一般來說,腦力勞動者高血壓發病率高于體力勞動者,工作壓力大,可能引起血壓升高,長期如此者高血壓發病率較高。
5.生活方式
吸煙、飲酒、攝鹽超標等都不利于血壓健康。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易引發超重或肥胖,進而增加患高血壓的風險。
6.藥物
藥物性高血壓是由藥物引起的血壓升高,這些藥包括·糖皮質激素、口服避孕藥、麻黃素等。長期大劑量使用激索可引發藥物性高血壓。
7.其他
站立時血壓高于仰臥,以保證頭部血液供應;進餐時血壓通常也上升,以保證消化需要。
8個細節幫你穩住血壓
專家強調,高血壓患者一定要遵醫囑定時服藥。除此之
外,以下幾個生活細節,也有助于保持血壓健康。
1.定期監測血壓
家庭自測血壓正常值應小于135/85毫米汞柱,非同一天測量,3次超標需及時就醫。在高血壓的控制上,一般人群應以140/90毫米汞柱為目標,高齡老人則可放寬到150/90毫米汞柱。55歲以上或更年期女性,有高血壓家族史的人群應該每半年監測一次。
2.清淡飲食
飲食上不要大魚大肉,注意清淡一些,每天鹽攝入量控制在6克以下,吃油量在25~30克之間。豬肉等紅肉高鹽的腌制食品應限量,甜食和糖果盡量不吃。
3.每天睡夠7~8小時
睡眠質量也很重要,常失眠早醒,打鼾的人,應去呼吸科或睡眠科就診。
4.提防“隱形鹽”
醬油、黃醬、腐乳等調味品含鹽量高;臘肉、奶酪、火腿、榨菜也都含鹽;話梅、薯片、椒鹽、花生等零食均是含鹽食物。 買食品時看下食品包裝上的營養成分表,“NRV%"超過30%就要少買少吃。
5.控制體重
體質指數(BMI=體重(千克)+身高的平方(米的平方))盡可能保持在19~24之間。
6.補點鉀
適當吃些鉀含量較高的食物有助于降低血壓,還能降低高血壓患者發生中風的風險。建議多吃香蕉桃子,西瓜紅薯,菠菜,土豆等。
7.喝杯茶或咖啡
適量喝咖啡,有助于降低心腦血管病風險;每天喝一杯茶,
也有助于降血壓。
8.抽空多走走
慢跑5分鐘,散步5分鐘交替進行,可軟化血管。建議利用零散時間鍛煉,如出門少開車,多步行一會:養成晚飯后溜達一圈的習慣。
聲明:本文推送的健康養生資訊,涉及的中藥處方,建議咨詢中醫師后服用,可做相應調整。本文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,如有侵權,請聯系后臺刪除。
相關資訊



“瑞龍牌”熟地黃榮登2021中藥飲片品牌榜
